网站地图

文化山西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漆器的年代与鉴别和漆画的主要技法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2-3 11:30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漆器的年代与鉴别,一般是看颜色的改变和有无断纹。
宋代的漆器
    黑而无光,颜色与木炭相差无几,木纹也深深印入漆里,器物上有细碎段纹,好像人手上的纹路,又称之为牛毛纹。如果漆器上有这种纹路,可以断定年代久远。
明代的漆器
    明代的漆器,表面略有光泽,段纹有蛇腹、手皴两种。
    明代雕漆漆器中有黑色、红色(紫色),里面都是黑漆,大多有段纹。外面雕的花,没有硬棱,有光亮,非常坚硬。有些带黑纹的漆器,是因罩漆时,先上一层红漆,再上黑漆,如此反复多次后,然后雕刻,所以横看有黑纹。然而旧时的漆器,不管是什么颜色都有润光,到了乾隆时代其红色也不发紫了,但新的略显紫一些,花样也无硬棱,颜色有黄、绿、红、古铜、金等,看明代雕漆器时还应注意:用漆漆物必须阴干,若没干又见了风,往往容易破裂而起蛇腹纹。所以,判断漆器,不能仅以起蛇腹纹判定漆器新旧。不过,手皴纹是经过多年形成的,新的漆器绝不会有。鉴别雕填的漆器,要详细辨别颜色。一般作伪者,都是将旧螺物去掉,填以新漆,然后用香熏,以茶抹,所以看颜色就很重要。
清代康熙时的漆器
    颜色鲜亮得多,木纹大致与明代相同,还有的毫无段纹,而明代的漆器全部有段纹。
乾隆时期的漆器,其黑中虽亦间有木纹,但都很细微,不显眼,与以上所说的各代漆器的木纹颜色或黄或紫并无差异。一般新的漆器经日晒风吹,亦能产生段纹,且漆也要脱落,但颜色黑中仍觉透光,不能发现木纹,也可以闻到漆味。

漆画的主要技法
漆画的主要技法有:
    薄料:用金胶漆在平漆地子上薄涂,待漆在将于未干之际,贴上金箔或银箔,色彩鲜艳而雅致,在漆画中多表现天空、河水等效果。
    研磨彩绘:根据画面的需要,先用底漆绘出纹样,然后在上面撒上各种金银粉、铝粉(金属粉)或漆粉,待干后,罩漆将粉状固定,干后打磨推光,这种技法在日本也被称为“莳绘”,是漆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表现手法。通过粉屑颗粒的大小、洒播的疏密、质地的不同、罩漆的薄厚、打磨的多与少,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肌理变化。
    填漆:在漆面上造出低陷的图案,然后填上彩漆,或贴上金银箔,干后罩透明漆。还有一种被福州人称为“台填”的工艺,将锡片贴在漆板上,焰刻花纹,然后揭去花纹以外的锡片,再全面罩漆,打磨、推光,这种手法在漆画中应用也是比较多的,适合用于装饰性的漆画。
    变涂:也称为泼彩填漆,在漆板上泼下稠漆,然后洒或滴稀释剂,漆被驱散、流动、融合,留下凹凸不平,如洒水则留下低凹的水迹样。也可以借助于树叶、稻子、各种豆子或用刷子、蘸子等工具造成漆表面不平,取得自然的纹理,再填漆。也可根据画的需要,局部使用。
    刻漆:大体上分为三类。
    刻灰:进刀较深,露出推光漆层下的灰地,或阳或阴文大片铲除漆面,然后填入色漆。工艺简便,有一种同木刻画一样的锋利尖锐、单刀直入的美感。
    浅刻:也被日本称为“沈金”,不作深度刻铲,而多用刀具刮刻表皮,以各种不同的线和点来表达画面中物体的结构。它的特点是,细致入微,立体感强,整体感强,装饰性强。在划槽内填入金粉,则被称为“戗金”,填入银粉则为“戗银”,填入彩漆,则为“戗彩”。
针刻:在推好光的漆面上,用钢针镌刻图案,刻纹轻而淡,适宜细线纹样,但不宜远距离观赏。
    镶嵌:在中国现代漆画中,镶嵌蛋壳的工艺用的多,先将蛋壳内的薄膜去掉,漆做粘合剂,将蛋壳贴在画面上并按碎,就会出现自然裂纹,呈碎瓷哥窑状的自然裂纹,因蛋皮的色泽不同,粘贴的疏密不同,以及打磨的轻重不同,而呈现出丰富的肌理和由深至浅的素描关系。还有镶嵌螺钿把五彩的螺钿(薄片),切成画面所需要的样子,然后贴在漆板上,再罩漆打磨。螺钿本身就是五色斑斓,在黑色大漆的衬托下,更显得霞光熠熠,充分体现了材料之美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文化山西! 微博:http:/weibo.com/wenhuashanxi . 服务邮箱:wenhuashanxi@126.com. ( 晋ICP备07003236号 )
友情提示: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、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;本站内容均由合作单位提供,若有侵权请邮件告知.
信用之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瑞星检测安全认证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
返回顶部

友情连接

天府工业
物流运输
航天奔月
PVC地板
百科机械
鸿杰印务
驰沃克斯
水泥制品
中财通商
威牛建材
新门网